自吸式衛生泵,也稱為衛生級自吸泵,是一種在處理過程中能滿足衛生要求的高效經濟離心泵。工作原理主要基于離心力和自吸原理。當泵啟動時,泵內的儲液在葉輪的作用下,夾帶著空氣被向上拋出。液體通過氣液分離管的網格回流到工作腔,而氣體則被排出泵外,使泵內形成一定的真空度,從而達到自吸的作用。在泵的運行過程中,葉輪不斷旋轉,將液體從進口吸入并加壓后從出口排出。
1、泵體(泵殼)
功能:作為泵的主體結構,容納葉輪、泵軸等核心部件,并形成液體流動的通道。
材質:通常采用不銹鋼(如304、316L)或符合衛生標準的塑料(如聚丙烯PP),以確保耐腐蝕性和易清潔性。
設計特點:流道光滑,w死角,避免液體殘留和微生物滋生。
2、葉輪
功能:通過旋轉產生離心力,將液體從吸入口推向排出口,實現液體的輸送。
類型:
閉式葉輪:適用于輸送清潔液體,效率高。
開式或半開式葉輪:適用于含固體顆粒或高粘度液體。
材質:與泵體相同,通常為不銹鋼或衛生級塑料。
3、泵軸
功能:連接電機和葉輪,傳遞旋轉動力。
材質:不銹鋼(如304、316L),確保強度和耐腐蝕性。
設計特點:可能配備機械密封或軸套,防止液體泄漏。
4、機械密封
功能:防止泵體與泵軸之間的液體泄漏,確保衛生和安全。
類型:
單端面機械密封:適用于一般衛生要求。
雙端面機械密封:適用于高衛生要求或腐蝕性液體。
材質:密封面通常采用碳化硅、陶瓷或不銹鋼,彈性元件為氟橡膠或硅橡膠。
5、自吸裝置
功能:實現泵的自吸能力,無需外部引水即可抽吸液體。
組成部分:
氣液分離室:分離吸入的空氣和液體,使液體順利進入泵體。
回流孔:允許部分液體回流,幫助形成真空,增強自吸效果。
設計特點:優化流道結構,減少自吸時間,提高效率。
6、電機
功能:為泵提供動力,驅動葉輪旋轉。
類型:
異步電機:常見于工業應用,結構簡單,成本低。
伺服電機:適用于需要精確控制的場合。
防護等級:通常為IP55或更高,防止液體和灰塵侵入。
7、底座與支架
功能:支撐泵體和電機,確保穩定運行。
材質:不銹鋼或涂層碳鋼,防止腐蝕。
設計特點:可能配備減震裝置,減少振動和噪音。
8、進出口法蘭與連接件
功能:連接管道系統,實現液體的吸入和排出。
標準:通常符合DIN、ANSI或SMS等衛生標準,確保與管道系統的兼容性。
材質:不銹鋼,表面拋光處理,減少污染風險。
9、控制與保護裝置
功能:監控泵的運行狀態,防止過載、空轉等故障。
組成部分:
壓力開關:監測出口壓力,防止過壓。
溫度傳感器:監測電機或液體溫度,防止過熱。
干運行保護:在無液體情況下自動停機,防止葉輪損壞。
10、輔助部件
排氣閥:在啟動前排除泵體內空氣,加速自吸過程。
清洗口:便于清洗泵體內部,滿足衛生要求。
視鏡:觀察液體流動狀態,便于維護。
11、衛生級配件
功能:確保整個泵系統符合衛生標準。
組成部分:
衛生級卡箍:快速連接和拆卸管道。
衛生級閥門:如球閥、蝶閥,便于清洗和消毒。
衛生級傳感器:監測液體溫度、壓力等參數。
12、驅動方式
直聯驅動:電機直接連接泵軸,結構簡單,效率高。
皮帶驅動:通過皮帶輪調整轉速,適用于需要變速的場合。
13、密封形式
除了機械密封外,還可能采用:
填料密封:適用于低壓或低轉速場合,但需要定期維護。
磁力驅動:無接觸傳動,徹d消除泄漏風險,適用于高衛生要求。
14、材質與表面處理
內表面:拋光至Ra≤0.8μm,減少微生物附著。
外表面:亞光或鏡面處理,便于清潔和消毒。